两院院士评出2009国内外十大科技进展
转载:新浪科技 作者:新浪科技 编辑:Grace 2010-01-20 16:56:33
北京时间1月20日下午,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56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瀚霖杯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
以下为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结果:
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峰值性能达每秒1206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综合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11月18日,国际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亚洲第一,这是我国取得的最好名次。
2、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正式建成
于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成的南极昆仑站,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国昆仑站登陆南极冰盖最高点,成为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作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3、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建成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上海光源能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能光源之一。在上海光源建设国际评估会上,来自11个国家的34位权威专家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上海光源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该光源首批7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向用户试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4、量子计算研究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杜江峰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刘仁保合作,通过电子自旋共振实验技术,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固态体系实验实现了最优动力学解耦,极大地提高了电子自旋相干时间。该成果发表在10月2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同期的《新闻与展望》栏目发表的评述文章指出:“他们取得的研究进展的重要性在于极大提升了现实物理体系的性能,从而朝实现量子计算迈出重要的一步。”
5、甲型H1N1流感疫苗全球首次获批生产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9月3日获得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批准文号,这也是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此前完成的临床试验结果初步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在有效性方面,该疫苗一剂免疫后21天,儿童、少年和成人三个年龄组保护率均在81.4%至98.0%范围内,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评价标准(保护率70%以上),可用于3至60岁人群的预防接种。
6、iPS细胞的全能性被首次证明
7月23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曾凡一分别领导的研究组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周琪等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有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繁殖了后代,有力地证明了iPS细胞具有真正的全能性。这项工作将iPS细胞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国科学家在这一国际热点研究领域所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7、研制出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通过和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容量为650Ah的钠硫储能单体电池,使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核心技术的国家。现已建成2兆瓦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中试生产示范线。
8、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课题组在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了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长有羽毛的恐龙——“赫氏近鸟龙”。该化石距今约1.6亿年,较之以往热河生物群中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中华龙鸟的时代要早约2000万~3000万年,较之以往所知世界上最早的鸟类要早约几百万至1000万年。《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认为此研究成果代表着鸟类起源研究的一个新的、国际性的重大突破。
9、成功实现太阳能冶炼高纯硅
世界上第一根太阳能冶炼的单晶硅由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理论物理所陈应天等专家制成,这是我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使高效廉价冶炼高纯硅成为现实。经过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这一高纯多晶硅已达到99.9999%的太阳能级纯度。新方法能将现有的提纯耗能指标由200至400度电/公斤降为30至40度电/公斤,其提炼成本由目前的40至80美元/公斤降为20美元/公斤,且没有环境污染。
10、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成功实现工业化示范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江苏丹化集团、上海金煤化工新技术有限公司联手合作,成功开发了“万吨级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是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正在内蒙古通辽市建设全球首套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示范装置,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乙二醇生产企业,实现部分替代进口。
200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1、美国通过撞月发现月球存在水冰
经过近4个月的飞行,美国半人马座火箭、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10月9日相继撞击月球南极地区。本次撞月行动共掀起两股尘埃:其中一部分由蒸汽和微尘组成;另一部分由质量更重的物质组成。研究人员表示,月球上的水冰可能是远古时期遭彗星撞击后留下的“遗迹”。由于此类陨石坑在几十亿年间从未接受过太阳照射,因此各类物质得以保持“原生态”。
2、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实现首次对撞创下能级新纪录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于11月20日重新启动,并实现了第一束质子流贯穿整个对撞机。23日,大型强子对撞机内实现重启后的首次对撞。29日晚间,科学家们首先将一束质子流加速到1.05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之后于30日凌晨成功将对撞机内的两束质子流都加速到1.18万亿电子伏特的能级,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
3、发现杀灭癌细胞的新途径
7月22日,英国研究人员在美国《临床检查》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抗体可不借助人体免疫系统而直接杀死癌细胞,这一成果将有助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抗体可用于治疗癌症,其基本原理是,当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后,会使癌细胞更容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从而引导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可用于治疗那些传统化学疗法无法医治的癌症。
4、在火星上发现甲烷
1月1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宇航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以及马里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利用装备在3个陆基望远镜上的高色散红外分光计对约90%的火星表面观测了3个火星年(一个火星年相当于687个地球日),于火星夏季时在其北半球观测到了“缕缕”甲烷气柱。科学家在火星北半球探测到了甲烷,这意味着火星上可能有活跃的地质活动,甚至可能有生命存在。
5、艾滋病疫苗研发取得突破
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9月24日共同宣布,双方合作开发试验的一种“联合疫苗”可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表示,这一代表重大科学进步的试验结果首次表明,通过疫苗是可以在普通成年人中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其意义重大。
6、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月1日,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安全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首次使得转化过程不需要借助病毒,而且有望使生物医学研究彻底告别使用胚胎干细胞。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不使用病毒的转化方法,使临床应用的风险大大减小。
7、首次合成可无限复制的RNA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的新发现,在回答生命如何开始的生化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他们首次在无须任何蛋白质和其他细胞成分的情况下,合成出可自我复制的RNA,而且这种复制可无限进行下去。这项工作最终表明,一个以RNA为基础的更为简单的生命形式至少是有可能的,这必将推动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探索有关生命起源的RNA世界模型理论。
8、首台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问世
这一量子计算机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研制,可处理两个量子比特的数据。较之传统计算机中的“0”和“1”比特,量子比特能存储更多的信息,因而量子计算机的性能将大大超越传统计算机。通用编程量子计算机采用了量子逻辑门技术来处理数据。制造量子逻辑门需设计一系列激光脉冲,以操纵铍离子进行数据处理,再由另一个激光脉冲读取计算结果。这台设备的量子逻辑门均已编码成激光脉冲,当激光脉冲对量子比特实行简单逻辑操作时,铍离子便会开始旋转,实现对量子比特的存储。
9、发现最古老原始人骨骼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10月1日公布研究成果称,该团队在埃塞俄比亚境内发现了距今已有440万年的女性原始人骨骼。这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原始人骨骼,科学家对其特征进行的分析表明,人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与如今的人类和黑猩猩特征迥异。这名女性原始人属于地猿始祖种,科学家将其昵称为“阿尔迪”。全球共有47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为期17年的研究。美国《科学》杂志10月2日出版特刊,刊登有关这项研究的11篇论文。
10、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及宇宙辐射探测器升空
格林尼治时间5月14日13时12分,欧洲阿丽亚娜5-ECA型火箭携带欧航局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赫歇尔”及宇宙辐射探测器“普朗克”,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从发射到卫星与火箭分离虽然只有30分钟,但却凝聚了参与这项计划的欧洲15国多年的心血和梦想。这两个探测卫星的观测结果将能颠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人类又向探索宇宙的起源迈进了一步。
评选相关背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组织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6次。每年的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宣传、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