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干细胞临床可应用
2014 年成体干细胞应用研讨会于5月24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共有围产医学界的著名专家教授 30 余名以及多名医学教授及医护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就成体干细胞的医疗储备价值、干细胞研究概况、干细胞研究发展趋势、成体干细胞及其临床应用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的“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规模制备与保存技术及应用”科研项目对人P-MSC的鉴别、分离、培养、产品制备与保存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围产期间充质干细胞的概述
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源自未成熟的胚胎结缔组织的细胞,是可形成多种细胞类型的多能干细胞。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 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 肌腱、韧 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 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P - MSC,又称出生相关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指的是胎盘、脐带、脐带血等围产期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能分化成许多种组织细胞, 可用于治疗血液病、神经损伤、 肝病、 糖尿病等重大疑难疾病。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巴西、中国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掌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研发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研究干细胞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的角度来看,无论哪一类干细胞的研究都有其独特的科学意义。”韩忠朝说,但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分析,所应用的干细胞制剂必须是无伦理障碍、安全、适应症和疗效明确、质量可控的;从产业化的角度来看,临床应用的干细胞制剂还需要可规模化的制备、疗效确切并且价格在可接受范围内。
围产期干细胞是指人和动物怀孕后伴随胎儿发育产生的胎盘、脐带、脐血和羊水等围产期组织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围产期干细胞介于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之间,其增殖分化能力比胚胎干细胞低,但明显高于成体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相比,围产期干细胞还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免疫原性更低等优势。
韩忠朝指出,由于人脐带、胎盘羊膜和绒毛膜、脐血和羊水等与出生相关的这些组织在婴儿出生后成为“废弃物”,收集、存储、应用来自这些组织中的各种干细胞便成为一种简单、无害、安全的行为。
另外,韩忠朝指出,围产期干细胞既可以单用,也可以联合使用,如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活并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产生更好的临床效果。
最近,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病中心医治了一个儿童急性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由于该患儿在3年前出生时保存了脐血造血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征得家属同意和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医生给他进行了自体脐血造血干细胞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改善。移植36天后造血恢复。
“围产期干细胞的临床应用仅仅迈出了第一步,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韩忠朝认为,干细胞大多数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等在内的许多问题依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干细胞的来源、纯度、活力、是否分化或扩增、制剂类型、剂量、质量控制、安全性等,都非常值得关注;此外在给药途径的选择上,静脉输注、皮下或肌肉注射、椎管注射、导管介入等也需要考究。此外,干细胞在受体体内的存活、迁移、归巢、分化、基因变异、免疫反应、活性、结构与功能整合等反应也要加以从机制上进行把握。”
韩忠朝介绍,干细胞制剂的最终制品是具有生物学效应的活细胞,通常要经过供者筛选、组织采集、细胞分离富集或扩增、检测、制剂化等环节,任一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细胞活性异常,严重时会危及受者生命安全。目前,由于存在监管空白、中间利润高昂,众多医疗机构纷纷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的“大胆尝试”。
针对干细胞研究与探索性治疗缺乏监管、规范的现状,韩忠朝认为,要统一和规范管理,干细胞技术的相关临床实验应由卫生或药监部门牵头组织,国家应成立细胞产品审批中心,对全国的细胞产品进行统一审批,确保安全与质量。
韩忠朝总结说,总之,干细胞从获得到移植应用的过程复杂,这些问题的阐明将加快干细胞技术的临床转化及干细胞药物的开发和规范使用。
来源:中国网
http://xiaofei.china.com.cn/news/info-39-9-36103.html
上一条:围产期干细胞逐步走向临床应用
下一条:中国科学家发现冠状动脉起源